怀胎产仔谈《圣经》——《圣经》正典的形成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95( Jul - Sep 2021 )

采访:Ginger

美佳堂线上课程《怀胎产子谈圣经: 圣经形成的过程》,由何汉寅牧师(博士)授课。当天出席人数多达417人。

牧师说《圣经》是一本见证神救赎计划的神学历史书。近两千余年,圣灵赋予伟大智慧,利用文字记录了神默示於世人的话。从初始原稿、抄写直至定典 (正典),再经过不断翻译及流传,才逐步形成现代《圣经》。《圣经》形成的过程犹如十月怀胎产子,极为艰辛复杂,彰显上帝神迹般的保守与带领。

《旧约》历史

《旧约》的原稿虽早已不复存在,所幸手抄经卷仍得以遗留于世。手抄本在主前300年至主后135年形成,数目达1500卷之多。1947年期间 “死海古卷” (Dead Sea Scrolls,200BC-200AD)于死海附近的 “昆兰” 出土,是现存最古老的《希伯来圣经》手抄本。反观 “马索拉抄本”,横跨主后6世纪至11世纪 (Masoretic Text),是目前最为完整的《旧约》希伯来文圣经手抄本。目前绝大部分《旧约圣经译本》都翻译自马索拉抄本,而《旧约》最早的译本是《希腊文旧约》。《七十士希臘文译本》(Septuagint,主前约3世纪至2世纪) 就是新约时期通行,且普遍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信徒所认同的《旧约》——希腊文圣经译本。

《旧约》定典

“定典” 意指 “鉴定” 某卷书是否实属上帝的默示。上帝赋予人类属灵的智慧,经圣灵带领,亦可分辨祂所默示的真迹,知晓何者是须摒弃的伪书,为《圣经》正典之路披荆斩棘。

遗憾的是《旧约》正典形成的历史资料并不多。十九世纪末开始,不少学者以 “三分法” 推断,《旧约》正典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律法书》是在主前5世纪以斯拉改革时期形成;而《先知书》是在主前3世纪形成;《圣卷》则于主后1世纪末期在占尼亚议会(Jamniaor Yavneh)中获接纳。当时,学者们虽对 “正典” 形成的时期以及甄别书卷真伪看法各异,但辩论结果仍确立了39卷书都归属于《旧约》正典,自此再无增减。

《新约》如何形成

《新约》成典过程曾受语言、地理文化、异端主义等诸多影响;手抄经卷更多达5800余本,找出 “正典” 对当时的学者任重道远。

《四福音书》

福音书卷的形成可分成三个时期。

1. 耶稣教导、宣讲、及医冶(趕鬼/医病)的时期并无文本资料。

2. 口传期 (oral tradition)。门徒口传方式以宣讲福音、耶稣的教训及教会生活为主。

3. 成文期。门徒认为记录耶稣的行迹和教导极为重要,福音书的成形刻不容缓。(牧师接着也提及保罗的书信及其他书信的成形过程。)

《新约》“正典”

早期发展可分为三阶段。使徒初期教父时期;从第1世纪末及第2世纪初早期教父书信中,可看见教父们引用新约各卷的话语,足以说明新约书卷已搜集完成; 使徒中期教父时期始于第2世纪至第3世纪。教父们如爱任纽和后期教父奥利根和特土良等皆感到有必要确定新约正典的权威;而使徒后期教父时期,第3世纪至主后400年期间,《新约》各卷终获得接纳为 “正典” 。各教会和大会一致接纳《新约》27卷与《旧约》并列,为神所默示的《圣经》,成了信徒信仰的根基与生活之导向。

如何在众多的书卷中脱颖而出,“正典” 便成为《新约》成形的关键。《新约》正典的准则为:

“古”

使徒崇高的权威。当时教会倚重使徒的两大主因:使徒们讨论基督时有更可靠的报告及圣灵充满。

“真”

使徒们的话曾被初期教会认可。初期教会对使徒之文墨特别尊重,他们崇拜时必恭读使徒的话,如同恭敬神的话。这是他们顺服权威的原则。

“正”

信仰纯正。意思是指书卷内的教义纯正,毫无冲突、矛盾或不道德之处。

《新约》正典的合法性

《新约》正典的合法性突显在东方教会亚历山大的主教——亚他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所写的一封书信中。它是现今最早被人发现将27卷《新约》列为正典的记载。他于367年复活节的书信中列出《旧约》的目录之后,又列出《新约》27卷的目录。而这正典经目也得到西方教会认同。之后,382年的罗马会议,393年的希波会议以及397年的迦太基会议都引证了亚他那修相同的《新约》正典目录。

最早被发现的手抄本圣经

《西乃抄本》(又译为西乃山抄本或西奈抄本,Codex Sinaticus),是希腊语《圣经》抄本。于19世纪在圣凯瑟琳修道院发现,并在20世纪发现更多的抄本。《梵蒂冈抄本》(Codex Vaticanus),它得名于其存放地梵蒂冈宗座图书馆。此抄本于公元4世纪完成,书写材质为羊皮纸,以希腊语抄写而成,品质极高。

最古老的圣经译本

最古老的圣经译本有主前二世纪的《七十士旧约希腊文译本》(Septuagint) 和《武加大译本Vulgate》。《武加大译本Vulgate》是由耶柔米 (Jerome) 以希伯来文和希腊文译成拉丁文译本,约在主后382-405于伯利恆完成。这些伟大译本奠定了现今多种语文译本的基础。

参加者感言

陈兆远 (Joel Ting)

感谢教会和何牧师提供这次查经讲座。看到海报标题的那一刻,就已感兴趣。因我很想知道整本《圣经》正典是怎么形成的。何牧师的分享让我了解到从抄本,死海古卷,一直到《新约》时代使徒们的书信,神怎么一步一步带领完成《圣经》的整合。整合时间跨度如此大,过程的艰辛,更凸显神奇妙的带领。特别印象深刻的是牧师对《多马福音》的诠释,分析将来《圣经》可能会发生的改变。课程让我获益良多,大开眼界。感谢教会举办这信息充实和有深度的查经讲座,希望教会日后还能多举办类似的讲座。

林伟锋 (Samuel Lim)

感谢何牧师深入浅出的分享,让我们看到《圣经》从原稿抄写,定典,翻译到流传的过程上帝奇妙的作为。《圣经》作者经圣灵带领而完成各卷书,又经译者的努力让各种语言版本流传至全世界,在在显示上帝乐意与人同工。问答环节中的各种提问,何牧师也逐一为大家解惑释疑。不论时代如何演变,从纸本《圣经》到电子《圣经》,抑或从文字版到语音版,上帝的话语总不改变。如何牧师所说,但愿我们更加珍惜手中的《圣经》,渴慕上帝的话语,活出基督的样式!

《提摩太后书》3章16-17节: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李淑真

何为《圣经》?《圣经》是神的话,借人用文字写成。何牧师竟然能在三个小时内一气呵成讲完整本《圣经》如何面世。他以 “孕妇怀胎” 来形容《圣经》的形成,过程神奇、复杂、神圣。时候到了,66卷书组成的《圣经》就出世了。

牧师的分享中有一句话令我感到十分的震撼: “《圣经》如此神圣,竟然能出现在我们的手中。如果我们认真看待,拿着《圣经》的手,会因它的神圣而颤抖。” 想到这一点,心中充满着感恩、敬畏。祈愿我们都认真看待《圣经》,更渴慕读神的话。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拥有《圣经》何等蒙福蒙恩!

李兰好

听了何牧师的课,对《圣经》的形成有基本的概念,明确的了解,特别解开了  “圣经是神所默示” 的迷思。“默示” 是神的感动,看到自然界,神 (圣灵) 感动之下用聪明和智慧写成的句子。例如罗马书1章20节说:《圣经》是神的话,经由不同作者的智慧写成,值得我们尊重和查考。

采访后记

课程于当日中午时分结束,但我意犹未尽,且对《圣经》形成的过程充满敬佩与感叹。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神的大能可使人无惧无悔,坚持不懈,世代相传横跨2000年,写下的字字句句,成为亘古不变的伟大真理。是的,只有神!最后,牧师更不忘提醒我们: 为拥有一本彰显神荣耀的《圣经》,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我谨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