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生 OR NOT TO 生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7( Jul - Sep 2024 )
文:林玮斌
常年在外地城市生活的小夏回到家乡,开着车载着花甲之年的父母在前往晚餐地点的路上。
夏母,“阿夏啊,你要是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们说的,记得啊。”
小夏,“噢!”
夏父,“你妈的意思是说无论什么问题都行,难以开口的那种也行。”
小夏,“啊?!”
夏母,“你们有没有去检查?”
小夏,“检查?”
夏父,“你是不是那方面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老婆还没
怀孕?”
小夏,“什么鬼话?!”
夏母,“没关系,有问题也能找到解决方法。现在医学很先进了。”
小夏,“呃……我们只是还没想要小孩,在避孕,我没病啦!”
哲学立场中,有一种叫 “出生主义”(Pronatalism)。这群人呢就觉得生命的到来是美妙的,人生从精子着床的那瞬间到撒手人寰的那一刻,无论途中经历了什么,磕磕绊绊,高高低低,一切都是美丽的。
有正就有反。
站在对立面的就是 “反出生主义”(Antinatalism)。这论点的支持者认为,由于生命必定经历痛苦,磨砺和死亡,婴儿在没有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生育者凭什么擅自做决定带新生命来这世界经历这一切。这是新生命要的吗?还是老生命认为新生命要的?
以前,农耕时期,分士农工商,当农夫还在鄙视商人的那个时代。价值的产出很直接地与各个家庭/村落/族群的青壮劳动力人口数量挂钩。谁家的作物收成更多,谁就更有话语权,更有颜面。子嗣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家族兴旺与否。生越多小孩越好。
有正就有反。
现在,工业时期,知识积累,蒸汽机问世后,流水线诞生,科技枝繁叶茂。拖拉机,收割机,施肥无人机,现在一个人能干以前十人百人的活儿更甚。一群人在电脑前鼓捣鼓捣,说不定就创造出一产品来抵上一国人口生产总值。还需要生那么多小孩吗?
以前,冷兵器时代,战争纷起,兵荒马乱。军队征召抑或强虏充军。一人一刀一盾牌。人多是战力。不生多点,国家别说没人口发动战争,抵御外敌入侵都难。别说国家,不生多点小孩,家里就没人打麻将了。
有正就有反 。
现在,热兵器时代,科技是战力。如果装备不到位,己方人均自动步枪,对面几枚导弹发射过来,人多,也只是去给对面送战绩。而且现在能上网和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连线打麻将了。
曾经,缺乏医疗手段,一场瘟疫可能就灭了一个城镇。一场黑死病,杀死了近半欧洲人,让全世界少了1/3人口。所以,快生多点小孩,分散风险啊。
有正就有反。
近代,让世界近乎瘫痪的流行病新冠肺炎,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致死了约0.186%的世界人口。100年前,条件较好国家,国民平均寿命47岁。2024年,条件较好国家,国民平均寿命80岁。还生那么多小孩?好拥挤啊!
生与不生,这是一个往上说,可以是大至关乎人类灭绝担忧,国家竞争力,社会稳定结构的复杂议题。往下看,可以是小至子孙多寡影响个人公园晨运打太极时的说话音量大小的面子问题。
有说别怕养育小孩花销大的,天生天养。我们不也是这么长大的吗?那也有说没钱就别要小孩的,别不负责任让小孩受苦的。可我看很多没钱的孩子脸上笑容比阳光还灿,同时也有富人家的孩子愁容满面。好像两边都没有个绝对。
生与不生,各有拥趸。
问问自己是要生小孩来无私奉献爱,体验那过程,丰富人生?还是要生小孩来强加意愿责任,完成自己年轻时未能完成的梦想遗憾之类的,或养儿防老什么的?
如果是前者,全看你想要给小孩什么样的生活,量力而为。准备好了,成年了,只要想生,那就生吧。
如果是后者,大可不必。把要投资在抚养小孩成人21年的预算费用拿去好好的投资理财创造被动收入规划退休,别贪心上当受骗,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这风险很可能比养小孩,小孩长大了不想养你,或无力养你低多了。
我38岁,有对象,未婚,未生。可能生,可能不生,看心情吧,我不焦虑,旁人也不必焦虑。活出富足丰盈,不关乎子孙满堂与否。特丽莎修女没有后代,却也影响了世世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