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自控》——我的敌人是自己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激励书的印象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91( Jul – Sep 2020 )

文: 陈喜燕 

《Ego Is Enemy》中文译名为《绝对自控》,或直译成《自我是敌人》,作者是瑞安·霍利迪(Ryan Holiday, 1987—),为美国企业家、媒介战略家和作家。

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橄榄球队教练兼经理比尔带领着一支 “四九人队”——被誉为史上最烂的球队。何为烂呢? 四九人队在 1978年的战绩为 2胜 14负,整个球队陷入最黑暗的时期,队员人心涣散,支离破碎,还摊上了逢赛必输的命运。比尔接手后,球队又连输了十四场,惨不忍睹,让比尔信心几乎丧失殆尽,多次升起辞职的念头。但两年后,情况峰回路转,史上最烂球队变身为超级天才球队。

是教练给球员实行了什么魔鬼训练吗? 其实并没有。这次比尔一改之前的作风,首次不把精力集中在争取比赛胜利,转而制定行为标准,让球员从根本做起。在队伍的基础管理上,他只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服从制定的行为标准。他的监督范围包括:

  • 在训练场地内,球员不能席地而坐
  • 教练必须打领带,将衬衫塞进裤内
  • 球员必须对比赛全力以赴,谨守许下的诺言
  • 时时保持更衣室清洁
  • 训练场地不可吸烟、不可打斗、不可说粗口
  • 规定传球路线和精准的距离。
  • 训练时间必须守时,不可迟到早退一分钟。

看似无关紧要的规则,却是造就了冠军的元素。越是想赢,就越可能输。只有在不可能的事上努力,成功才指日可待。

作者认为人生会在三个不同阶段循环,第一是殷切渴望获得肯定,第二是享受或大或小的成就,第三是遇到挫折或失败。万物之灵总是欲壑难填,想要成为成功的商人或流芳百世的科学家。可是人往往忘了,伟大的成就也可以是成为更好的人,每天都过得安宁、和平和满足。人很容易忘记先贤的美德,似乎也不愿传承,只一味的追求成功,却很难变成更好的人。

人一旦成功,很难不骄傲、不自我;接受成功的勋章时,不会想把天才的勋章一并戴上,因为那代表自己与生俱来有能力,而不是靠努力得到硕果; 人坐在高位时,不会记得自己需要卑微和低声下气,因那只是为自己的成功书写历史时才会编造出来的苦行回忆录。所以,无论人多么成功、多么伟大,若无法驾驭内心的野兽,任何劝勉和教导都无法让他学会自控。所以,我们其实是不断和自我对抗,正如保罗感叹说: “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 (罗 7:18) 向自我宣战,是人生最重要的战役。

要压制 “自我”,有个途径,就是 “时时当自己是学生”。骄傲让 “老师” 消失,一声的 “我知道了” 其实是关闭了心中的学堂大门。当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时,才会想要被填满。也只有自己想当学生时,老师才会出现。《论语》也说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半句是我们熟悉的,但后半句更为重要: 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难怪孔子要我们虚心向别人学习,因为每个人身上总有可以让我们反省或改正的地方。

书中有很多可供不同阶段使用的名言名句,让人恨不得把每一页都撕下放大,贴在墙上、挂在门框; 书中很多的提醒,也与基督教教义相辅相成: 我是谁? 我要做什么? 我在这世上的角色是什么? 显然,我们一文不值,生命不过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随后就消失了。宇宙如此浩瀚无垠,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沙,“自我” 就显得微不足道,“成功” 和 “伟大” 也仅仅是片刻的的意义罢了。

霍利迪还建议读者学习一些哲学家或伟人的智慧,如希腊哲学家伊索如何锻炼心智的建议、成吉思汗如何成就伟大的帝国、德国总理梅克尔如何以国家大局为重,还有贾布斯被赶出苹果公司后的发明和策略,让你不忘初衷,追求属于自己的梦。

总之,《绝对自控》的主旨在于让读者:求索时不急不躁,成功时保持谦虚,失败时得以复原。

推荐你看这本书。

陈喜燕 

充满热忱的教育工作者,崇尚简朴生活,热衷户外活动,更爱阅读各种书籍,育有一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