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你生命中的李焕英
之窗 His Window 96( Oct - Dec 2021 )
文: 张德兰
李焕英,是电影《你好,李焕英》女主角的名字,也是中国喜剧演员兼该剧导演贾玲母亲的名字。
这是一部贾玲以自己的母亲为人物原型的大女主电影,由她自编自导自演。她“ 企图” 让观众聚焦在 “母亲” 的身上,关注这个经常遭社会忽略、轻视的角色。故事虽然以贾玲的母亲为原型,却演绎了许多母亲,可说是亚洲母亲的缩影。
电影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这句话深深地引起观众共鸣。确实,很多人认识自己妈妈的时候,她已经是个给柴米油盐酱醋茶浸泡得蓬头垢面的妇女。我们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成天在家里脾气暴躁的黄脸婆,曾是个怀揣理想,受狂蜂浪蝶追着跑的少女。因此,我们对母亲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物设定和期待,她必须把屎把尿、操持家务、进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没完没了。
我们总是忘了,“母亲” 并不是必然的身份,而是一个女子愿意像飞蛾扑火般,明知家庭、孩子将消磨掉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和青春,却仍然愿意为母则刚,偏向虎山行。
这一句话蕴藏着母爱,甘之如饴的母爱。而其折射在子女心中的,却是对这个生命中最重要女性的一份尊重,尊重母亲她原本就是个女孩、女人,而不是个注定必须为家庭儿女牺牲的伟人。这一份尊重之所以重要,是释放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人格绑架——必须厨艺了得,必须相夫教子、必须如何如何......,让我们尊重她仅仅是个人,不要再用 “伟大” 的紧箍咒来强硬施压。
所以,这部电影以母亲 “李焕英” 的名字来命名,叫《你好,李焕英》而不是《你好,母亲》。剧中饰演女儿的贾玲,即便儿时也偶尔直呼其名——李焕英,因为只有脱下沉重的 “母亲铠甲”,李焕英才能更肆意自在。
我想这是贾玲想要传达的意思,女人不应该在婚后、为人母后失去自己的姓名,变成谁谁谁的老婆、谁谁谁的妈妈,而是永远都配得拥有自己的姓氏与名字。她也可以和我们一样,拥有偶尔任性、偶尔闹腾、偶尔懒散、偶尔不那么愿意牺牲的权利。
你该不会依然以为,天下的母亲都特别喜欢吃鱼头,最讨厌吃鱼肉吧?
《你好,李焕英》于今年大年初一在中国电影院上映,据说很多人大年初一被剧情当头棒喝,随着贾氏幽默笑着笑着就哭了。
电影最后交代了这是导演纪念自己母亲的作品。现实中的李焕英确实如剧情所述,是当时工厂内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人,这在八十年代初成了人人称羡一时的佳话,甚至是几十年后大家的茶余饭后。
剧中,身为独女,她总给母亲添堵,一直没能给母亲长脸,甚至让母亲在众多亲友面前丢脸。而母亲虽偶尔碎嘴,拉长了脸,却会适时鼓励,与她和解,给予乐观的笑声。这些都让女儿越发想做些什么让母亲因她骄傲。然而,母女俩正兴奋地刻画着美好的未来时,意外悄然而至......
现实中的李焕英,从拖拉机上摔下离世那年才48岁。比电影中的那场意外发生得似乎更早一些,让遗憾的重量也更重了一些。那时贾玲才 19岁,刚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开学一个月,她还没来得及 “让母亲骄傲”。母亲也还来不及知道,她那小时候特别让人不省心的闺女,后来成了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贾玲借着穿越回 20年前的戏剧桥段,弥补自己戏里戏外对母亲的遗憾,竭尽所能地让年轻版未婚的母亲高兴,甚至尝试改变她的命运,而情愿自己不曾出生。
她总问: “我来你高兴吗?”......“我能让你更高兴!” 用两种极端却又丰满的情绪,为电影画上了两道最浓郁的重彩。
张德兰
曾经是文字创作者,现在是文字工作者。喜欢观察与探索,透过文字将有意思的事,自由挥洒。害怕停滞不前,但大部分时间却都在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