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允许有另一种“躺平”?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3( Jul - Sep 2024 )

文:林玮斌

父母问小明:“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小明没有犹豫:“我想做快乐的人!”

父母:“那是什么职业呢?”

小明:“干什么都行,只要能每天开开心心的,有好吃的。”

父母:“你这没出息的。你至少要想成为科学家、医生、律师、工程师、音乐家等等。那才会赚 

        大钱,才会受人尊重。”

小明:“但要是我不快乐呢?”

父母:“你是不是傻啊。快乐能当饭吃吗?你星期日下午还有3个小时的空挡,我们帮你安排了

        去上加强补习班,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现在要去加班了,拜!”

小明:“……”

什么是躺平?

2021年百度贴吧的一个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帖子引发热议。帖子作者“好心的旅行家”是当时一位31岁男子骆华忠,在2016年用一个月时间自四川成都骑行至西藏拉萨,开始对生活状态产生“怀疑”,而后有感而发。 — 取自维基百科

对于“躺平”这词,有好多不同的理解。撇开政治因素,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百度百科版本:

“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理解后,我觉得 “躺平”一直都在,并非新产物,只不过是以各种别称,像是嬉皮士、庞克、草莓族、肥宅、啃老族、草食男、佛系人生、哥布林模式等,穿梭于不同世代不同文化当中。想当年,我这一代人就是隶属“草莓科”的。本质上无非是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上一代不理解下一代,下一代看不惯上一代”,如是剧情,循环往复,穿越古今。

我们试着代入以上理论模型,或许能找到答案。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不同现状,会由不同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次之。例如,“饭都吃不饱了,别和我谈理想”,“我现在有钱了,但我空虚、我寂寞、我冷!”,“我有钱有房家庭美满,是时候该找寻自我了,离家去流浪吧!”

当下多数青壮年,应该没基本温饱问题,有余力去思考或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人生,想当然耳。这是一个社会或国家发展和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其中一必然现象。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那儿,不是有不少人在乡下种着田放着牧,周末上市集去和邻里交换产品,自给自足,快活得很。为什么赞赏外人为“知足常乐慢生活”,却反批自家为“不切实际没钱途”?

传统观念模式,出于爱与关怀,长辈总希望看到晚辈走在可预期的,安全的,明亮的道路上。可曾想勉强是不会有幸福的。人生是由无数的或大或小概率事件所组成,与现实中的既定道路系统不同。即便在相同地点出发,结局往往天差地别。那又何必苦苦执着于单一的“美好”人生范本。    

往上追溯,祖父祖母也曾这样要求过父亲母亲吗?父母亲乖乖听话吗?没有一丝丝叛逆吗?他们现在不也好好的?当年被骂懒惰虫,现在不也把家里照顾得好好的?

言归“躺平”。

我反对那些劳烦身边人“供养”,彻彻底底像坨烂泥般的“躺”。

我能明白,“好累啊,躺一躺,喘口气,休息好,继续走”。

我能理解,有目标,有志向的 “躺”。社会眼中的 “躺” 可能只是一条不被家长老师同学亲戚邻居认可的 “标准人生路线”。我甚至欣赏此类人。他们选了一条和大众期望不同的路,以不同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为另辟蹊径,付出的勇气、努力和代价,不一定比较少。

那颗神创蓝色行星的美丽,来自于多样,庞大且极尽复杂的生态体系。鸟吃果实,落下粪便,传播种子,树长落果,果实腐烂,滋养土地,蚯蚓食土,翻松土壤,作物丛生,昆虫繁殖,鸟食虫子。看似毫不相关的,却各司其职,各得其乐,直接或间接相互成就。

社会的组成也是。总不能全球70亿人口,只有三种职业,医生律师会计师吧。

成功不应只以资产数值为唯一衡量指标;赚钱也不应为唯一生存目的。         

宝宝们,选择想走的路,用心向前,沿途可能磕磕碰碰,最后可能不尽如意,但每一道努力的身影都夺目耀眼。    

允许不成功,不齿没目标。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 — 周星驰 《少林足球》    

如果恰巧你现在正在扮演着一条咸鱼,认真给自己的未来起个稿,大胆翻个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