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力、表达力、创造力...... 一起来学习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95( Jul - Sep 2021 )

文:编辑室

文学不仅仅是世界的镜子,也是塑造世界的模具,其改变世界的力量胜过战车军舰。

曾有一位基督教文字工作者这样阐述文学与神学的关系,文学失去信仰的真理便失却了灵魂,而阐释神学没有文学的叹息,便没有生命的惊艳。基督教文字工作应该用文学的优雅来演绎神学的深邃,用诗词的纯美来阐释人性的沉重。对基督教而言,没有文字,便没有圣言传承。即使处于信息时代,传承上帝圣言,文字依旧是最能表达原意的载体。因此,就教会的发展来看,文字事工应该列为重中之重。

网络时代,各种媒体、当代红火的网络作家,正在塑造大众的人生观乃至世界观,提供扭曲的人际观念和人生方向。因此,教会需要栽培更多文字工作人才,书写福音、思想性质文章,结合文学、《圣经》教义回应世界思潮,给社会正确而永恒的答案。

美佳堂多年来致力文字事工,以文字、视听等传播媒介激励人心,供应心灵养分,扎根信仰文化,以期福音种子落人心田萌芽生长,结实千百倍。

笔耕需要工人,培养写作人才为当务之急。三月,我们荣幸邀请到文桥传播中心的总编辑晨砚来授业解惑。碍于疫情,无法实体授课,转为线上教学,开放给各教会团体参与。课程分为六堂,如下:

1 这么欧化,转个台吧!

——让我们开口讲华语/不要给片语地盘,也不要颠来倒去,叫人迷路

2 中文的说法可以很到位

——贴切得体,精彩传神

3 让我们好好说话

——语意不清,措辞不当

4 如果可以简单讲

——冗词赘语,含混拖沓

5 中文有文法吗

——习惯成自然?

6 修改的理由

——虽然看来实在不需要

每一堂课程结束前,大家还观赏了晨砚老师精心制作的视频《晨砚7分钟》,信仰、文学、美学共冶一炉,实为一场满足心灵的飨宴。

 

参加者感言

写好文章见证主

文:颜翠莹

疫情突发,使原本忙碌的生活可沉淀下来,陪伴孩子和亲近神的时间无形中多了不少,思想的事情相对增加。

闷在家里,有太多话想说,却无处可表达,索性把所思所想转化为文字,发泄一下。正好,美佳堂有一个线上文字讲习课程,心想这或许是神安排我学习写作的机会,就赶紧报了名。

课程中,晨砚老师提醒了我们 “简单就是美” ——冗词赘语会导致文章含混拖沓。原来,有时文字简明,反而容易表达意思。

老师讲述一个范例: “由于长期在担忧的心情中,从而一蹶不振。” 文中 “在” 和 “中” 皆是冗词赘语。修改后,“长期诸多担忧,从而一蹶不振。” 这样的句子就显得言简意赅。老师说文字首先要写得干净,才能写得下去。这方面我还得努力学习。

“说好华语,魅力无比!”这是广播电台的一句口号。是的,中文有中文的魅力。我们小学期间学过不少 “词句重组”。长大后却受外语架构影响,颠倒了中文的章法和秩序,让原本有魅力的句子,变得词不达意。怪不得晨砚老师教我们写作时不要给片语留余地,因为这样会颠来倒去,会叫读者迷了路,没了头绪。老师举出其中一个例子,正中此要害: “这是活生生的奇妙圣灵的工作在我身上。” 应该改为 “这是圣灵在我身上活生生的奇妙工作(正确中文语法)。对此,老师鼓励我们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多加操练,方能对症下药。

这次课程不但增进我们写作的认知,更点出了我写作常犯的错误。我必引以为戒,勤加练习。文字是我纾解情绪的管道,也是与神亲近的桥梁。希望未来,我的文章能更上一层楼,为主做美好的见证。

获益良多的写作课

文:黄珍琳

感恩,今年有机会参加线上写作课程。因工作需求,常关注与文字相关的资讯,偶然在美佳堂官网发现此活动。在此谢谢美佳堂资讯出版事工的委员允准我逾期报名,让我有机会继续接受文字事工的装备。

我慕晨砚老师而报名。曾读完老师为从事文字事工者而编写的书籍,受益良多。此次,老师与主办方依据每位笔兵在写作上常遇到的问题,用心编排这几堂实际传授书写福音文章的课程,实属难得。

当中,我最喜欢的课程是《如果可以简单讲——冗词赘语,含混拖沓》。完成一篇文字干净利落,精炼的文章,不知要磨上几年的剑才能达到晨砚老师这功夫。我每每对她修饰或 “瘦身” 文章赞叹不如。这文字功力堆积了晨砚老师从事编辑丰富的经历。我这后辈永远欲以她为写作标杆,努力秉持热忱来写作和对待每篇福音稿件。

渴望写作更上一层楼

文:郑佳荣

除了在图书馆服侍,文字事工便是我另一个服侍领域。

身为华校生,我的中文有一定的程度。三年前我开始练习写作,尝试投稿。感谢《美佳之窗》给予我一个平台,让我能够以文字服侍神,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我曾想:为何一些资深作家写文章遣词达意如此精确,文笔那么流畅?为何我做不到?因我的教育水平不高?还是阅读的书不够多?我甚至猜想,这些 “高手” 一定有一本写作秘笈。若是,我也很想得到这本秘笈。因我向来独自练习写作,很少人给我意见。

今年三月,友凤姐告知教会将举办一个 “线上文字讲习课程”,主讲老师是文桥的总编辑晨砚老师。这是非常难得的进修机会,我立刻报名参加,希望能够听听资深老师和编辑对写作的见解,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第一讲《这么欧化,转个台吧!》就已经让我大吃一惊。

我不曾想过,原来处于多元社会,我们的母语已逐渐 “欧化”,而形成具有 “本土特色” 的 “英文中文”,造成句子累赘,理解困难,也让海外华裔读者摸不着意思。

举个例子: “那个陈先生很敏感。” 这句话对马来西亚读者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是 “敏感” 一词大多用于对药物或食物过敏。若要形容一个人,我们可以换成 “那个陈先生很多心。” 会比较恰当,读者也容易明白句子对于陈先生的真正描述。

再举个例子: “我不认为有人可以肯定说明原因。” 当中的 “我不认为”,就是由英文I don’t think直译过来的词句,读起来很牵强。若加以重组,改成: “我认为没有人可以说明原因。” 那么这句话会更流利,更容易明白。

第一堂课,老师将我们从 “英文台”,转去了 “中文台”。中文词汇非常丰富,我们本该更容易学习到 “正确的中文” ,而不是“像英文的中文”。

老师说,虽然随着时代文化交融,出现了许多新词汇,有些新时代语言符合时代,我们本应接纳,如:暖实力、正能量、乐活、双赢、发飙、在线、网红、靠谱、穿梭外交、视觉污染、躺着中枪......,但过度使用的话便会使原文变调,失去了中文原有的美妙之处。其实中文有数之不尽的词汇能够让我们尽情使用,不应该“词穷”。

除了新词汇,我们日常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例如广东话说: “你去先”,英文的结构也是类似:You go first。但是正统中文则是: “你先去”。虽然说字面上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这一类的方言并不适合用在书写文章。但我们常常犯这个错误。

课程经晨砚老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都是她宝贵经验累积而成的果子。除了能够发现且更正我的语病,提升写作能力之外, 也能加强阅读能力,帮助我阅读时更清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学习欣赏他人创作。希望有一天我可将自己的创作能力提升到另一个层次,让文字听我的使唤,做到简洁不长气,短小精悍。

能够出席这个线上课程,聆听老师简而有力的教导,感到庆幸。主办方每一堂课都安排问题解答和交流,让老师为我们解答疑惑。我无法一一详述课程的每一个细节,只能说我极为渴慕这一类写作培训。

课程结束,如同白白领受耶稣的救恩一样,空手而来,却满载而归。愿此文祝福大家,日后能够细细品尝耶稣基督的爱和祝福,将之化成文字传承下去,使更多人认识基督,得享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