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Content

  1. 编辑自说自话

    1. 跨越灵命的冬季
  2. 看世情

    1. 生命最后的“选择”?!
    2. 手腕上的伤痕
  3. 主流话题(主题)

    1. 树栽溪旁
    2. 梁马太牧师(博士):灵命成长的起步 —— 克服试探与顺服神
    3. 廖克民牧师谈阅读、祷告、服事让信徒灵命成长
    4. 黄月英牧师的洞见:成为下一代信仰生命的助跑者 —— 信徒灵命成长和教会的角色
    5. Growing In Faith
    6. 树栽溪旁,灵命成长
  4. 处境再思

    1. 美佳堂青少年认定的“真理”是什么?
  5. 灵光乍现

    1. 你懂得善待自己吗?
    2. 基督徒不会外遇吗?
    3. 岁月交织成的爱 我与母亲的那一刻
    4. 主日学中教学相长的经历
    5. 弃犬引发的思考
    6. 生命尽头有上帝
    7. 耶和华成就的事——敬拜赞美团退修会的一些感悟
    8. 你若经我苦……
  6. 与神同行者

    1. 生命中的得胜之旅——访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
  7. 人物专访

    1. 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DJ 沈小岚
  8. 基督教教育

    1. 爸妈,我是同性恋者
    2. 《如此我信》读书会
  9. 恩典交汇处

    1. 2024 唯一(The One) 圣诞音乐盛会
  10. 生活见证

    1. 舞动信仰,以无墙教会传扬福音 与张月莲姐妹(Janet)聊聊赞美操
  11. 彩霞满天

    1. 我与好多个APP有约—活到⽼,学到⽼的银发族
  12. 爱我本土本乡

    1. 到风下之乡 (Land Below the Wind)  探访无国籍群体2024年9月13 - 17日 | 沙巴短宣
    2. 十年酝酿 一朝成——2024年年8月31日 美佳峇东少年中心开幕礼
  13. 我阅世界

    1. 在捷克等待的第一场雪
  14. 孤影自省

    1. 我看破地狱 活在地狱还是活在天堂?
  15. 教会资讯

    1. 基督教护教学
    2. 从圣经看马来西亚教会与政治
    3. 约翰福音

《如此我信》读书会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9( Jan - Mar 2025 )基督教教育

采访:陈秋霞
分享: 蔡嘉慧、 关嘉辉、 傅庭辉、 刘余雍、 周贝琪、 何虹伶、 李紫瑜

信,为何你信?为何我信?为何他信?我们信的是什么?为何《如此我信》?我们很荣幸何汉寅牧师(1博士)愿意陪伴我们一年零三个月(5/2~19/5/2024)教导我们阅读《使徒信经》。他用周联华牧师的著作《如此我信》引导我们逐步解剖《使徒信经》,让我们扎根信仰。

《使徒信经》是为对抗初代教会的异端而订立的,可以帮助我们分辨真理与异端;只要有什么教义与《信徒信经》不符合的,便是异端。

《使徒信经》是基督教初期教会三大信经之一,其他信经是《尼西亚信经》和《迦克顿信经》。使徒信经为早期基督教会信仰的叙述,可能写于第一或二世纪的“辩士时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内容,特别是回应当时已被判为异端的诺斯底主义。《使徒信经》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写作。第一部分相信全能的天父,用来对抗马吉安派。第二部分相信耶稣基督是真正的人也是真正的神,用来对抗义子说、幻影说、神格惟一论。第三部分相信圣灵、教会、赦免及复活之恩,除了对抗神格惟一论外,也澄清诺斯底派靠知识得救的论点。《使徒信经》之所以会称为使徒信经,因其信仰中心建立在基督使徒的教导上。许多教派都在崇拜仪式里颂念此经,美佳堂就是其一。

除了《圣经》以外,使徒信经是初代教会信仰的教义基础,为当时基督徒权威的基本信仰纲要,也是早期教会所共同信仰的内容。由于合乎众使徒所传的教训,故名《使徒信经》,也是最早的信经。据传是十二使徒所作,但缺乏依据。普遍公认初代教会为应对当时异端的搅扰,根据使徒的教训和所信的内容而订立的,经过几个世纪的时间,才逐渐形成现在我们所读的信经样本。切记:《使徒信经》不能代替《圣经》的权威;其内容也不能代替《圣经》的内容。

此读书会起了两方面的功能:

  1. 信徒对基督教信仰的扎根。
  2. 帮助信徒认识真理,辨别异端。

《如此我信》读书会共有一百多位弟兄姐妹报名参加,一年零三个月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持守到最后的大约有十七位组长和50%的参加者。

 以下是一些读书会参与者的心得分享:

蔡嘉慧 Karen Choy

最近,我听一位香港牧师说,信仰和神学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基督徒,学习神学是非常必要的。这句话激励了我,让我开始着手实现一直以来想要深入学习神学的愿望。

曾经觉得神学难以理解,但在何牧师的讲解下,我开始逐渐明白。通过参加两次读书会,我与大家共同完成了由周联华牧师所著的两本书:《平信徒神学初阶》和《如此我信》。这些书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基督信仰的真谛。每两周一次的Zoom课,历时两年,逐步让我对信仰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如此我信》这本书,围绕我们每周在教会朗读的《使徒信经》展开,重点讨论了信仰的核心内容,结合圣经与中国信徒的实际情况进行阐述。书中涉及了神学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争议,作者通过详细解说每一个观点,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这不仅适合初信者,对于资深信徒也是一种加深信仰理解的良好途径。

午餐时间交流

读书会主持人张启荣传道

即使是已经信主多年的我们,也可能会发现自己原以为理解的某些概念,其实是误解,需要重新修正。例如“坐在上帝右边”、“阴间”、“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等词汇,它们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无法三言两语解释清楚,而读书会的好处就在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帮助我们消化和理解这些深奥的概念。    

读书会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缺一不可:首先是备课,其次是听课,然后是“想一想,聊一聊”环节,最后是向牧师提问,解决疑惑。特别感谢廖彩燕传道为我们精心安排了整年的讨论题目,让我们在讨论中不断成长。每次听完课后,分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课题的理解,仍有疑问时,牧师能及时为我们解答,让我感到自己在信仰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跟随何牧师的三条原则来学习:

  1. 学习(自己参加学习)
  2. 温习(在小组中分享和教导他人)
  3. 练习(将所学活出来,祝福他人)

这次读书会巩固了我的信仰基础,收获颇丰。我期待继续学习,并希望在神的引领下,继续成长,也期待下一个读书会的到来。

关嘉辉(Jeff Kwan)

在信仰的道路上,通过学习《使徒信经》,我深刻感受到信仰对我的生活带来的很大改变。《使徒信经》帮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上帝是全能的父,祂不仅创造了天地万物,也掌管着我的人生。面临困境时,我从祷告和信仰中找到力量与平安。耶稣基督的降生和牺牲让我意识到无私的爱和宽恕的重要,教会我如何去原谅他人,也原谅自己。

通过教会的团契生活,我感受到圣灵的引导,以及教会大家庭的支持。这个充满爱的群体让我学会了如何以基督的爱来对待他人,并在公益活动中践行我的信仰。相信罪得赦免、身体复活和永生,使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理解和盼望。

经过读书会,我不仅获得了内心的平安和希望,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我的信仰。我深信,信仰不仅是灵魂的寄托,也是我们生活的指南。愿大家也能通过学习和实践信仰,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信、望、爱)。

傅庭辉(Poh Tyng Huei)

成为基督徒后,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加了解信仰的途径。很多时候,我不清楚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理解自己所相信的。直到通过何牧师的教导,我才明白,原来信仰的真理是可以通过系统和全面的方式来理解的。

每周我们都会背诵《使徒信经》,但现在对我的信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动。这不再只是一门宗教或知识。成为小组长后,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大家分享各自的信仰经历和服事。通过学习和生命的连接,我逐渐明白了上帝的心意,并深刻感受到我们所信的福音是真实可信的。非常感恩能够参与这个读书会,它让我的灵命更加丰盛。

午餐交流时间

刘余雍(Albert Low)

我很高兴能参加何牧师带领的《如此我信》读书会,通过学习周联华牧师的著作,我对基督信仰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们在每周的崇拜中都会宣读《使徒信经》,但我从未深入思考过每个句子的含义。参加了一年的读书会后,我宣读时,何牧师讲解的每个细节都会浮现在脑海中。例如,“信”不仅仅是口头的承认,而是毫无疑问、内心诚实的信仰。我承认自己的信仰,确信上帝是真实的,正是因为如此信,我才是基督徒。感谢美佳堂的精心安排,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会友可以一起参与这样的学习。

周贝琪(Peggy Chew)

这是我参加过为期最的读书会,感谢何牧师用心准备。尽管每周的服事后还需要回家上课和带小组,但我依然收获满满。这次,我们深入探讨了《使徒信经》,特别是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出发,让我获得了不同的启发,深感神是普世的神,祂爱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华人。

我特别喜欢分组讨论的环节,能够听到组员的分享,相互在信仰上鼓励。在分享中,我们回顾了自己的得救历程,再一次见证了神的信实。感谢课程部的用心安排。

何虹伶(Grace He)

我非常感恩能够参加何牧师带领的《如此我信》读书会。我这个初信者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感到非常荣幸,感谢主!

我们在崇拜时常常朗读《使徒信经》,虽然能够熟练地背诵,但具体的含义并不明白。通过何牧师的带领,结合全书内容,我们逐段讲解并深入讨论,使我清楚地理解了信仰的真义。例如,“永生”不仅仅是指未来的生命,而是我们与神的关系;而“阿门”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结束语,而是表明我们对上帝所说的一切深信不疑,愿意终身坚持。这些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李紫瑜 (Eunice Lee)

我来自非基督徒的家庭,从小不太明白什么是爱,直到遇见上帝。祂让我真正明白爱的意义。上帝的无私之爱一直在我身边,教会我如何将这份爱传递给他人。从那时起,我感受到祂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祂非常爱我,并且永远不会抛弃我。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上帝的爱不仅让我感受到温暖和力量,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他人。正是因为他无条件的爱,我才有勇气和信心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并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上帝的爱像一道光,照亮我的心灵。在每个生活的阶段,祂的爱让我感到温暖和支持。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我知道,只要上帝与我同在,我就不再孤单,祂的爱永远伴随我。

《约翰福音》16章33节说:“我对你们说了这些事,是要使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要有勇气,我已经胜过了世界。”

何牧师的勉励:

《如此我信》读书会已圆满结束,学习基督教信仰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继续坚持,继续探索,每一本属灵的书籍都会为你打开一扇新的智慧之门。相信神,相信自己能够在属灵的海洋中航行得更远,收获更多的智慧与成长。加油!

如果想更多了解《使徒信经》,请扫描二维码加入 Mighty Network 平台,点击里边的“ 读书会 / Book Study ”来回看《如此我信》读书会视频,也可点击“门徒课程/Discipleship Course” 回看《使徒信经》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