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起航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1( Jan–Mar 2023 )

文:潘武忠(美佳堂主理牧师)

好莱坞的一些科幻电影总喜欢以回到过去,或去到未来作为电影的题材。不晓得大家在观赏这一类电影的时候,除了把它当作不可能达成的幻想自我陶醉一番之外,是否也发现其背后所隐含的讯息呢?我个人认为,那是一种遗憾的表达,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不满于现状;因此在剧情中描述主角如何透过回到过去而尝试要挽救、修复或弥补某些失误,以致当回到现实状态时,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后疫情时代信徒聚会态度

经过了这一场新冠肺炎的疫情之后,几乎全世界的教会都纷纷关心着后疫情时代的信徒,他们往后的教会生活到底如何。最明显的现象是,参与教会实体崇拜或团契聚会的出席率大幅下降。当然,在这当中的确有人是基于实际的健康理由而选择“暂时”不回来实体的聚会,但没有人知道这场疫情什么时候才会真正地过去,所以若是以此为依据的话,那么这个“暂时”将会是遥遥无期。

然而,有更多人则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方便式”的线上聚会模式,所以认为出席实体聚会与否没有多大的差别。又或,从会众的角度来看,教会之所以那么积极要大家回到实体的聚会中,无非就是为了人数、奉献,以及事工可以照常运作而已。而我个人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我们已对上帝失去了信心,但更可能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明白教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以致觉得崇拜或聚会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

各教会设法找对策

美佳堂的情况尚算乐观,按目前的观察,回到实体聚会的会众几乎已恢复到80%(对照2019年的情况)。然而,有很多教会却是至今都仍无法恢复元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会就开始各出奇招。首先自然是牧者苦口婆心地规劝信徒要回到教会的生活中;再来就是把线上崇拜的链接设为“私密”(private),只供给那些真正无法出席的会友。而我们也看到有些教会虽然于疫情期间花了不少钱去添购器材,为的就是要进行线上的崇拜,但现在他们却宁愿将之搁在一旁,甚至完全不提供任何线上聚会的模式,希望能够借此“迫使”大家都回到教会的群体生活中。

以上这种种的做法虽然或多或少起了一些的作用,但对于那些不在乎的,压根儿就不理会你的这一套。更何况市面上还是有不少的教会仍然提供着线上的聚会,所谓“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大不了换个教会便是。因此,有些教会正因为担心把线上聚会关闭后就会流失掉这一类的会友,所以最终都不敢轻举妄动,继续保留线上的聚会以稳住民心。

而另有些教会则想着:“我们现在也不求教会有什么突破和成长,只要能够恢复到2019年那个时候的情况就已经足够了。”当然,我们都知道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因为上帝设定的时间一直都在往前走着,根本就不能回到从前。此外,我们也知道随着时间往前推移,改变也正在不断发生;所以不论我们接受与否,这几年的疫情的确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习惯(尤其是在科技方面),而这些改变事实上也有好的一面,我们也不可能将之摒弃而回到从前的。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心里似乎又觉得有些事情确实是需要“重来”的,免得我们再度活在遗憾之中。

如何重新启航?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启航”呢?我想最重要一点的是,必须明白教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教会要兼顾的事工范围是很大的,但首要义务就是敬拜上帝。斯托得(JohnStott)指出,敬拜就是“荣耀上帝的圣名”(诗105:3),而如果我们真明白上帝是多么地伟大,就更当借着敬拜将荣耀归给祂!因此,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一位敬拜者!韦柏(RobertE.Webber)也指出,敬拜上帝是每一个基督徒被上帝呼召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而教会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上帝的子民得以聚集在一起来敬拜祂。故此,参与每一个星期的主日崇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实体的聚会),因为那是上帝与祂子民相会的时刻;上帝借着崇拜向我们显明祂的同在及心意,而我们则以颂赞及感恩来回应祂。真实的敬拜使我们被引到上帝的面前、深切地经历祂,并从敬拜中得着力量、刚强壮胆地在这个充满罪恶及堕落的世代中为主而活。

满足上帝的心意

有鉴于此,当教会呼吁会众回到实体的崇拜或聚会的时候,并非为了满足个人的意愿或私欲,而是为了满足上帝的心意。弟兄姐妹们,经过这一段疫情,我们真的必须重新问一问自己:“我是一个真正敬拜上帝的人吗?”但愿我们绝不对敬拜上帝的事显得漠不关心,也不应把与众人集体敬拜的体验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事。

愿上帝帮助我们,使我们“重新启航”并珍惜每一次能来敬拜上帝的恩典和机会。

斯托得(JohnR.WStott):《心意更新的教会》(中译;台北:校园书房,2012),页28–29。

韦柏(RobertE.Webber):《崇拜:认古识今》(中译;香港:宣道,2000),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