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重塑下一代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5 ( Jan - Mar 2024 )

文: 刘家盛牧师(美佳堂主理牧师)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道者在《传道书》1章4节指出每一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期限,没有任何一代可以永存在自然界。从消极面看,任何一代都要过去。无论那个时代处在辉煌或黯淡、精彩或枯燥、兴旺或腐败,总有过去的一天。反之,从积极面看,在任何一代过去之前,新的一代到来接续。然而,下一代会是怎样的一代?或许,我们会为未知的下一代感到好奇、期待、忐忑、担忧。同时,身为基督的门徒,我们该怎样迎接这些年轻人?上一代还未过去之前,该如何在有限的岁月中为主塑造下一代?

下一代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我们应当改变眼光,将下一代的出现看作是“希望”。我们知道,一些人难以从希望的眼光看待年轻人,反之对他们抱有负面的看法和贴标签。因此,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垮掉的下一代、游手好闲的一代、边缘的世代、不知道的世代等负面的形容,总觉得他们更糟糕。此外,总有长辈不满新一代的年轻人,常常将他们与上一代做比较,总认为现代年轻人不及上一代。倘若我们要赢得下一代,先要摒弃这种思想,摒弃来自上一代的优越感,否则两代的鸿沟只会越来越大,导致年轻人不愿意打开心田欢迎长辈进来耕耘撒种。       

倘若要拉近两代的距离,我们当多了解年轻人。年轻一代并没有不如上一代,而是有别于上一代。毕竟,每一代都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处境、文化、沟通方式。随着社会的改变,年轻人肯定会错过长辈所经历的旅程,长辈也只能部分参与年轻一代所处在的世界。因此,我们必须接纳这样的事实,并以希望的眼光看待他们。

然而,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上一代该怎样迎接下一代?我认为,上一代应当以福音与宣教的视角看待下一代。

以福音与宣教的思维看待下一代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导他们遵守。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终结。’”

耶稣在《马太福音》28章18-20节颁布了大使命,差遣十二门徒进入世界实践大使命。在这段经文中,“作我的门徒”的原文μαθητεύω是一种命令式语气,表达了大使命的焦点在于门训,目标是使万民成为主的门徒。有趣的是,耶稣所强调作门徒的对象是“万民”,原文ἔθνος是复数及中性的用词。然而,“万民”指的是什么人?万民指的是“所有人”,包括下一代的年轻人。1

倘若年轻一代有别于上一代,那么我们应当以福音与宣教的视角,将年轻一代看作是“未得之民”。毕竟,年轻一代是我们需要鼓起跨文化的勇气去得着的一群人。因此,所有上一代的基督徒都要像过往的宣教士,谦卑放下自己,重新对新一代深入地研究,凭信心进入“跨文化”的世界去认识、接触、接纳他们,将福音传递给他们,并且逐渐帮助他们成为基督的门徒,直到耶稣再来的日子。

在这过程中,上一代该怎样塑造下一代?如何有效地把信仰传承给他们?我想,上一代需要学习一些属灵的功课。

参与塑造下一代的三个属灵功课

首先,上一代需要与主保持亲密的关系,并具备《圣经》的知识及成熟的属灵生命。当上一代鼓起勇气跨文化进入年轻人的世界和生命时,需要对圣灵的带领敏锐,明白主的旨意,以真理来教导、引导及劝解他们,以真理坚固他们对主的信心,陪伴他们树立属灵的知识和分辨力。属灵生命培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成为基督的门徒。因此,倘若上一代缺乏属灵生命的深度,缺乏与主同行的生活,缺乏灵里的敏锐与分辨能力,最终只会演变成通过办活动来吸引年轻人,而无法引导年轻人在基督里长大成熟。 2

其次,上一代需要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才能有效且自由地在年轻人的生命中发挥影响力。

1. 建立值得信任的人格,才能赢得年轻人听从的权利。

2. 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才能逐步发现年轻人毫无掩饰的生命。

3. 学习像基督般谦卑自己,才有办法在年轻人的生命中以父母、朋友、牧人或师傅的角色自由切换。

4. 愿意敞开自己的生命和经历,让年轻人看见上一代怎么从有限、瑕疵和软弱走过来,才能帮助他们作为借鉴和帮助。 3

最后,上一代需要以身作则,让下一代看见生命的榜样。保罗曾在书信多次提到“榜样”的重要性,也在《腓立比书》3章17-21节呼吁他人效法他,因为他活出了基督的榜样。年轻人“看”多过“听”,他们渴望楷模,渴望活教材,渴望真实的生命。当上一代愿意亲自示范或活出榜样,其生命就会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使年轻人感到服气。 

总之,年轻的下一代充满无限的希望。可是,我们愿意进入他们的世界和生命吗?倘若您对此文有感动,邀请你以祷告回应主,一同为主重塑下一代吧。

2023年12月,刘牧师为少年人所策划举办的“少年领袖退修会”

1. 黄汉辉:《与人同在的弥赛亚君王:马太福音析读卷下》(香港:基道,2016),页258。
2. 彭丽珠:《马来西亚长老会中文教会青少年的困境与牧养》(台湾:台湾神学院神学研究院,博士论文,2018),页32。
3. 彭丽珠:《马来西亚长老会中文教会青少年的困境与牧养》,页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