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的爱中做自己

文桥传播中心供稿

美佳之窗His Window 105( Jan–Mar 2024 )

文:吴兆慧

某日,峇株巴辖一间住家里,四个朋友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人抽出一张破冰卡——“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年,你会做什么?”三人轮流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齐齐等待“还想不到”的她回答。她自认为是随遇而安的人,似乎没有特别渴望做些什么。但那三双眼睛直勾勾望着她,倍感压力——“我会做自己”脱口而出。

那刻,她有些诧异——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啊!同时又恍然大悟——这似乎是自己长久以来寻找的“答案”。

是什么时候察觉异样的呢?无数次,她想删除所有的社媒账号,去到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结交新朋友,不再理会生活中的琐碎事。“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无法这么做?”朋友问。她知道,是那让她又爱又恨的家。

家,是避风港;可有时,也是战场。父母的文化背景差异甚大,父亲从小受英文教育,母亲则接受华文教育;表面上相安无事的两个人,其实并不认同对方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他们从未真正接纳彼此的差异。身为女儿,她总是怀疑自己——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如何做自己?

突破出版社出版的《就是要做自己》让读者探索在成长历程中,家庭对个人的影响。透过作者——资深辅导员梁燕云——所处理的15名个案,他们的真实生活经历,加以辅导理念解说,并带出反省框架,让读者在阅读并回答反思问题时自我探索。

以首个个案Tommy为例,Tommy对一些上级、有权力的人士,特别是女性不敢反驳,忍气吞声。作者随后简介沙维雅 ( Virginia Satir ) 的五种沟通形态,即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及里外一致型,文中提到: “从一个人的常用言语及常见行为,可反映出他的自我价值和内心挣扎”,而父母的沟通形态也直接影响子女的成长。

从出生便由嫲嫲照顾的 Tommy,三岁让父母接回家,想念嫲嫲的情绪得不到谅解,还受妈妈呵斥,而爸爸则时常指责并批评他。长期受到误解、否定,令 Tommy 自我怀疑、失去信心,导致他长大后倾向“讨好型”的沟通模式。

“从与父母的相处经历中,特别是沟通模式,怎样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阅读 Tommy 的经历后,书中这道问题让她沉思。原来,多年以来,为了获取父母认同,她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讨好型沟通模式——难怪,自己最近总想逃离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太累了!

此外,书中也谈到五种处理冲突的性格形态 ( Thomas Kilmann Conflict Model),即屈就型、斗争型、逃避型、伙伴型及妥协性。其中,名为蓝天白云的个案,在关系中被他人越界时,不懂表达、不懂拒绝,最终失去自主权。追根究底,原来从小因目睹令人害怕的场面——爸爸与爷爷吵架,加上长期承受妈妈的焦虑,导致蓝天白云害怕冲突、压抑自己的情绪。

阅读了蓝天白云的经历,并回答了 “发现自己” 冲突问卷,她得知自己的沟通模式属于逃避型。这似乎符合她的性格,常常表现得很 “佛系”,满不在乎,其实只是不愿面对、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像小时候的她一样,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候,逃吧!——离开现场,她就不需要面对并承受那股让人压抑的张力。

此书也透过其他个案经历探讨其他课题,包括面对摩擦、自主生活、情绪界限、夫妻关系、原生家庭的影响等。作者在导言中说,“期望引导读者自我反省,加强自我认识......更能以客观的角度看事情,接纳彼此的不同,在关系中能合乎中道,收放自如。”

神的恩典下得医治

对自己的伤口和脆弱闭口不谈,似乎人之常情。像她,隐藏自己的伤口——压抑负面情绪、逃避“复杂”的人际关系;忍无可忍了,便想逃到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她以为,只要逃离一切问题的根源——家,问题就不存在了。但,若问题是来自从未获得正视的内心,即使能逃到远方,又如何逃过自己?

中国神学研究院神学科助理教授黄国维在序文中写道:“每个人在成长的旅程中,心灵必定受过伤......这些伤口未必会影响日常生活,但当触碰到的时候,却会伤害自己,祸及旁人。”他也说:“我们心中的伤口,都可以在神充足的恩典下得到医治。留下的伤痕不再是羞耻,而是神医治的见证,更能成为别人的祝福。”

揭开伤口纵然会流血、会痛、会流泪,但那是迈向痊愈的第一步。感恩的是,这条路上她并不孤独,正如《诗篇》147章3节所写:“他(耶和华)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一步一脚印,不疾不徐,神带领她、陪伴她、医治她,伤口愈合后所留下的伤疤——是恩典的记号。

她不再逃跑了,她要在神的恩典中做自己,不受过去伤害辖制——不再刻意讨好、不再事事回避,她相信“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6)。你呢?

 

 

 

 

吴兆慧

文桥传播中心文字部同工,在籍辅导学学生。喜欢找故事、听故事,有时也写故事。我有耳朵,偶尔有笔,你有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