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了”还懂得“疑”吗?
我对“求知”和“疑知”的看法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85( Jan - Mar 2019 )
文:陆素梅
求知、疑知,好一个精彩的学习、成长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里,“疑知”激发了我对了解事物的向往,也成了我不倦求知的动力。如此一来,可以说是“疑知”使我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深入、全面、仔细。
以古人朱熹的教导而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尊孔中文老师陆素芳曾经向我讲解道:一个人“无疑” , 说明他不会读书,不会思考,那 么就须要教导他方法,教他学会独立思 考,使他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 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 千方百计去解
决疑问,如此才能变成“无疑”。前者是因为看不出问题所在,所以“无疑”,后者是解决了问题,所以“无疑”。可见求知、疑知两者在学习的过程里是相辅相成的。
求知的态度
现代人还懂得求知吗?现代人求取知识时,还懂得怀疑吗?
我不太了解现代人求取知识的特定模式,但以个人而言,基于三个重要的因 素,我对一般上所取得的知识、资讯都会斗量一番。
第一,知识和资讯的来源、出处未必可靠。
资讯的出处承载着某个程度的诚信度和对责任的担当。特别是针对新闻、资讯的传送,传送者是否有求真求实的理念,抑或是基于某种动机,而偏激地散佈信息。一般上,在网络上人可能以为无须承担太大的责任,所以网上道听途说(Hearsay)的讯息特别多。如此一来,读者对网络新闻不可无疑,也特别需要识别。
第二,知识和传递的过程涉及诠释、个人的理解和价值观念。
我们常常无法断定知识的对与错,因为不同的切入面(Approach)会呈现不同的面向,不同的角度(Perspective)会看到不同的景观(View),不同的信仰会把持不同的原则。虽然我会花时间去探讨理解作者、传授者的观点,但我不一定赞成作者、传授者的观点。或许站在世俗的角度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摆在真理面前还是会有明确的路向的。这和个人的信仰有点关系。某个程度上在求知识的过程,我会变得有点“反文化”。但,对每个基督徒而言,那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我会让神介入我求知识的 过程,求神怜悯,保守我的心,看顾我 的灵魂。因为祂才是我的亮光,求知的终极目标。
第三,翻译的偏差、传递的准确。
疑知是学习过程必须有的精神,因为人非神,会有所差错。哪怕是读《圣经》,我也会翻阅、参考不同的译本,以求更贴近神的意念。同样,在我专职的领域,多少时候,沟通上的落差、传递的模式、语气都会让文字的记载、资讯的记载产生不同的版本/果效。
综合上述三点,求知识过程岂可有不疑知的道理呢?
陆素梅律师为英国伦敦大学荣誉法律学士、墨尔本皇家工艺大学硕士。
现代人的“知”是怎样的“知”?
现代人求的“知”,是偏向于资讯与知识的“知”。 知识论( Epistemology, The Theory Of Knowledge),可谓是哲学的三大领域之一。(另外两个领域 则是形上学( Metaphysic ),和价值论( Axiology)。)的确,知识的累积与应用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因为当我们有系统的探讨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种类、知识的可能性以及应用时,我们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各种新的事物和体验。然而,知识的“知”着重于对事物的认 识多过于信念。当我们比较中国传统文 化的“知”,范围就更为广泛,不单单 局限在知识层面而已。我从古人的文字 里看出,信念、观点是融入“知”里 头的。如知言、知能、知略、知虑、知 谋、知书达礼等,都涉及信念、思想、 文化、价值。
古人对知的理解
请允许我以大辞典的解释来阐明古人对“知”的理解:
知言:从言辞了解人的真意。
《论语·堯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知能:智慧才能。同智能。
《庄子·庚桑楚》去、就、取、兴、知、能六者,塞道也。
知略: 智慧谋略。《汉书·刘向传》、
《汉书·伍被传》
知虑: 智慧思虑。
《庄子·天下》、《荀子·修身》
知谋: 智慧与谋略。《庄子·盗跖》、
《史记·陈丞相世家赞》
知书达礼:形容人有学识,有教养,懂得应对进退。《醒世姻缘·七三》
无论是针对怎样的“知”,不可无疑。唯有如此,学问才可做得深入,应用得以合时合适。
结论
知识层面的“知”无法保障精神层面的进步。人际、礼节、才能、律法的“知”也不能拯救灵魂。但是这些“知”的确是对生活、工作很重要的“知”(虽然不是最重要)。要使求知变得更深入全面,对“知”融会贯通,“疑知”是必须持有的精神。但千万不要让“求知”与“疑知”变成生活的负担,成为累赘。我个人认为,先让神得着,“求知”与“疑知”才找到重心、找到方向、才变得轻省和享受。
此借用奥古斯丁的想法: “先爱神,然后世界”,优先秩序放对了,一切豁达, 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