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9( Jan - Mar 2025 )处境再思
文: 陈喜燕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 90:10)
琼瑶之死,一度惊动了娱乐界和华人圈子。原本耄耋之年逝世,也并非稀奇之事,也许因为有声誉,让人不禁多些感慨:又一名人与世长辞。只是她留下了一封遗书,令人对死的畏惧、对老年人孤独的心境,有更多的省思。
其中她提到,上苍对生命的设计不是很完美。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尤其来到年老的阶段,病怏怏的丑态,还要受尽折磨,又要接受儿女孝心的考验结果。人到了生命的尽头,为什么不能补上个“乐”字?
照顾年至古稀的爸爸期间,也深切感受到,曾经风华正茂的爸爸,曾经意气风发的爸爸,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不畏惧困难的爸爸,现在只会在我面前抱怨:“人老了,没用了!”幸好妈妈还在,可以拌拌嘴,耍耍小孩子脾气。很难想象,若是妈妈不在了,谁来为这些买单?爸爸会不会也会自寻短见,再也看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了?
上帝对人生的计划和设计,我们这些人类是想破脑袋瓜也无法理解。的确,为何要经历这些苦楚?为什么不能一直身强体健到最后一口气?为什么身体器官要日渐衰竭,而不是越用越有劲?正如琼瑶说,她不允许自己的身子在晚年时,还要插上许多称为“受罪”的管,不能自理,任人服侍。安乐死是老年人的福音,选择几岁离世是人的自由,为何一定要一番折腾后,才伸脚投降?
不想老了拖累孩子,不想病了还要看到孩子为了争家产而心寒,不想花太多医药费,让医院口袋满满,心不舒坦。奈何,这些都是必经之路,谁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喜乐地老去,老去也喜乐?怎样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毫无遗憾地死去?
琼瑶的遗书里,道出许多人的心声,不只是将死之人,也是对生命不解、不甘发出怨气的人们。既然生命的诞生不能由我做主,那生命最后的大事,总不能也只是听天由命的分吧?不想慢慢地枯萎凋零,不想出入医院、治疗,然后被宣告不治。她曾目睹枕边人插管维生,卧病在床的惨状,所以不想二度经历了。
话虽如此,她还是歌颂生命的美好。在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跑、能动,能红尘相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在能做这些事时,她也已经尽己所能完成了,所以此生无憾,没辜负来世间走一遭。正如她的作品所叙述的:这世间虽非十全十美,却有意外,活出精彩。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认识主耶稣。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信靠主耶稣。走在高山深谷祂会伴我同行,我知道这是最美的祝福”。但愿我的一生都不忘有神的陪伴。至今我仍未能找到生老病死的原理,我只愿不要把神给忘了,哪个阶段都高唱哈利路亚。
陈喜燕
充满热忱的教育工作者,崇尚简朴生活,热衷户外活动,喜爱写作,更爱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育有一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