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Content

  1. 编辑自说自话

    1. 跨越灵命的冬季
  2. 看世情

    1. 生命最后的“选择”?!
    2. 手腕上的伤痕
  3. 主流话题(主题)

    1. 树栽溪旁
    2. 梁马太牧师(博士):灵命成长的起步 —— 克服试探与顺服神
    3. 廖克民牧师谈阅读、祷告、服事让信徒灵命成长
    4. 黄月英牧师的洞见:成为下一代信仰生命的助跑者 —— 信徒灵命成长和教会的角色
    5. Growing In Faith
    6. 树栽溪旁,灵命成长
  4. 处境再思

    1. 美佳堂青少年认定的“真理”是什么?
  5. 灵光乍现

    1. 你懂得善待自己吗?
    2. 基督徒不会外遇吗?
    3. 岁月交织成的爱 我与母亲的那一刻
    4. 主日学中教学相长的经历
    5. 弃犬引发的思考
    6. 生命尽头有上帝
    7. 耶和华成就的事——敬拜赞美团退修会的一些感悟
    8. 你若经我苦……
  6. 与神同行者

    1. 生命中的得胜之旅——访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
  7. 人物专访

    1. 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DJ 沈小岚
  8. 基督教教育

    1. 爸妈,我是同性恋者
    2. 《如此我信》读书会
  9. 恩典交汇处

    1. 2024 唯一(The One) 圣诞音乐盛会
  10. 生活见证

    1. 舞动信仰,以无墙教会传扬福音 与张月莲姐妹(Janet)聊聊赞美操
  11. 彩霞满天

    1. 我与好多个APP有约—活到⽼,学到⽼的银发族
  12. 爱我本土本乡

    1. 到风下之乡 (Land Below the Wind)  探访无国籍群体2024年9月13 - 17日 | 沙巴短宣
    2. 十年酝酿 一朝成——2024年年8月31日 美佳峇东少年中心开幕礼
  13. 我阅世界

    1. 在捷克等待的第一场雪
  14. 孤影自省

    1. 我看破地狱 活在地狱还是活在天堂?
  15. 教会资讯

    1. 基督教护教学
    2. 从圣经看马来西亚教会与政治
    3. 约翰福音

爸妈,我是同性恋者

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9( Jan - Mar 2025 )基督教教育

分享者:舒骏
记录:张宝琼

小舒是在无意识状态下,非刻意地进入了同性恋者的行列。这得追溯到他的求学时代,喜欢上自己的化学男老师开始。

化学老师对小舒的关爱,让他感觉得到关怀,被人需要——老师带给他像父亲般的感觉。当时,小舒独自在外求学,感觉很孤单,这份情感让他越来越喜欢学习,越学习越受赞赏,也促使他愈加喜欢那位男老师。后来,男老师结婚了,小舒如同失恋一般,异常痛苦。

当小舒有了人生中第一台电脑,尝试输入“同性恋”三个字,不禁让他“大开眼界”。原来他可以在网上与同志交友;而且“同性恋是天生的”获得认同,令他可以接纳自己。于是,他认为成为同性恋者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状态,没有必要去改变。就这样,小舒过着白天线下,晚上线上的双重身份的生活。

小舒从爱慕一个男老师到搜寻网络的同志群体,他感觉自己不孤单,但他很怕同学们知道,心里也十分渴望有很亲近的好朋友。那时,大学里有一群弟兄姐妹与他一起查经,彼此认罪。同学问他是否有同性恋的罪,小舒不敢承认,只能撒谎,但心里明白。

后来,他受洗归主,但同性间的情欲更是放纵,一年半后,也许是拗不过良心的责备,又或许是圣灵的催逼而决定出柜,告诉弟兄们,也见了牧师。牧师对他很好,这他又被牧师吸引,喜欢上牧师。牧师知道后,消失了一阵子。一年后,牧师回来了,并承诺愿意陪伴他,不管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甚至二十年,他愿意准备陪他长久征战。

小舒分享说:同性的群体感情特别细腻,很敏感,触觉很敏锐。他特别害怕被转介到别的团体,至少第一次须有人陪伴。有些会友不知如何面对他,与他保持距离。这时候小舒会逃避。他也曾经喜欢小组组长,但他并不是只有一人陪伴,而是有几位同工。曾经有位弟兄因为夏天炎热,赤膊着身子。小舒请求他穿上衣服,免他受试探。结果那弟兄真的穿上衣服,宁可吹风扇,吃西瓜解暑。这令小舒很感动。

小舒会决定向父母坦诚出柜,其中一个原因是父母逼婚。当时,在电话那头的父亲,着实愣住了。后来他才知道父亲几个晚上失眠,并借故聊起这个话题,顺势让母亲知道。两年后,父亲要带他见心理医生,医生说:“我要救你”叫他尝试用物疗法——一想到同性吸引,就用橡皮圈弹自己。

他要求父亲,无论他做任何决定,都得支持他。

在做检查时,父亲以为是基因遗传,但事实不是。小舒跟心理医生说:

“父亲处于弱势,母亲是强势,在家中有话语权。”母亲对他的影响是他被同性吸引的其中一个成因。         

由于小舒出柜,父亲有了一些改变,每次吃饭时就讲笑话、谈生活,渐渐地他们的家庭关系变好了。然而,小舒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他很脏,很不好。但父亲对他的肯定和认同,让他愿意改变,小舒认为同性恋者的改变,是因为爱。       

有一次,母亲告诉他:“你觉得我很强势,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敢做决定。”这让小舒对女性改观。后来他才知道,每次都是母亲催促父亲去做关怀工作。其实,母亲最关心自己,他却是在10年后才弄明白。

爱,其实要说出口。

小舒愿意跟女生交往,完全是神的工作。牧师问他:“如果有另外一条路让你走,你可愿意?”小舒感动哭泣,从此没有离开过教会。牧师曾询问他:“如果有一位女性出现,你愿意接受吗?”小舒表示希望是成熟、爱主的姐妹。起初,他很排斥女性,不习惯牵手,认为自己的手很脏。后来,小舒与现任的太太谈恋爱,曾感觉关系卡住,婚后曾为不愿牵手与太太吵架。小舒与太太结婚快7年,前两年磨合很大,还曾经离家出走。但凭着信靠顺服,他天天靠主得胜。

借用一位过来人妈妈的经文分享:

《撒母耳记上》30章8节“……耶和华说,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救得回来。”

是的,都救得回来。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