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佳之窗 His Window 109( Jan - Mar 2025 )爱我本土本乡
文:陈秋霞、林美容、虞静、刘海玲、贾影
8月31日正式开幕,启动了全新的服务项目。当天,共有一百多人出席开幕礼。出席嘉宾中,有美佳堂主理牧师刘家盛、美佳堂执事团、峇东新村村长李文使先生、峇东新村村委会代表林添兴先生、丹绒加弄卫理堂主理牧师祝佩玉牧师,美佳堂的长者,主日学老师团队,峇东新村村民也参与其中。
此外,陈秋霞姐妹带领一群旅马华侨一起参与各项服事,如招待、摄影、游戏站和音响工作。林美容同工也为开幕筹备工作贡献了许多心力,包括孩子们的诗歌练习、会场展示、午餐安排等。感谢她十年来在峇东新村的忠心服侍,愿神继续使用她,让她的事奉愈加甘甜。我们携手并肩,将神的爱与祝福传递到新村的每一户,每一个家庭,让爱之火焰在这里燃起,并永不熄灭。
峇东主日学学生参加乡村教会主日学的主日节目呈现。
美佳堂的弟兄姐妹一起来参与开幕礼服侍。
从“美佳峇东主日学”到“美佳峇东少年中心”
文:林美容(美佳堂项目同工)
回想起最初,牧师曾给我们弟兄姐妹填写主日学服事表,要求选择自己有负担的服事岗位。看着上面的选项——领唱、讲故事、带手工……我没一样会做。但是每个星期六我都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主日学。那时,许多弟兄姐妹从吉隆坡轮流来我们村教导孩子们,我决定要参与服事。尽管我一无所长,但我能扫地,每次活动结束后负责清扫,好让他们尽早返回吉隆坡。
后来服事的人少了,我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我开始为主日学的孩子们炒米粉,大家一起分享。每次服事,我像一块海绵,吸收着老师们的教学和服事技巧。过去,我只会用责骂和吼叫来管理孩子,但在美佳堂的主日学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爱的力量,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尝试用爱心去接纳和教育孩子们。
后来,本地弟兄姐妹委身服事的人少了,我的服事机会渐多。还记得丽萍姐妹邀请我在主日学讲“以扫与雅各”故事的情景。第一次参与,我非常紧张,声音颤抖,恨不得赶紧结束分享。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服事,直到美佳堂决定开设图书馆,邀我为协助者。今年七月,我才正式成为项目同工。十年来,亲身经历了上帝丰盛的恩典,我深知自己不配,但上帝却拣选了我参与祂的圣工,我心中充满感恩。
2019年马大中团下乡服务,颁发纪念品给领养潘梅花的家庭。
2019年马大中团下乡服务,颁发纪念品给领养家庭——蔡慧娟女士的家庭。
2019年马大中团下乡服务,闭幕礼——村长颁发礼物给儿童营中玩游戏得奖的组员。
2019年马大中团下乡服务主席与副主席,邀请村长参与开幕礼。
上帝的呼召与美佳堂的使命
几年前,我心里常常问:为什么峇东新村附近的丹绒加弄卫理堂、适耕庄卫理堂、加埔卫理堂都没有来帮助我们,反而是美佳堂这么远的教会来协助呢?后来我才意识到,上帝之所以选择美佳堂,是为了彰显祂的荣耀。
2014年,美佳堂在峇东新村举办了第一场儿童营,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的三天营会。三天的相处,孩子们体验到从神而来的爱,而这种爱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前所未有的。最后一天,他们依依不舍地与老师们告别,许多孩子都带着泪水依依不舍地离开营地。营会结束后,我们决定建立主日学,最初在一位弟兄的家租用客厅聚会。
成长与发展
2015年12月24日,美佳堂与丹绒加弄卫理堂联办了第一场义卖会,筹得款项捐赠给民智华小,金额超过一万马币。
2016年12月10日,美佳堂在新村举办了第二场嘉年华。此后,峇东主日学的学生们也积极参与乡村教会的主日节目,逐渐加入了主的军队,这些孩子们如今大多已升上初三。
2019年马大中团下乡服务第三届“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闭幕典礼,村长、领养家庭与孩子们合照。
峇东新村村长李文使(右四)、美佳堂执事会主席李祖国(右三)、美佳堂本地布道事工执事陈新煜(右二)、丹绒加弄卫理堂主理祝佩玉牧师和执事们。
美佳堂的牧者执事和参与开幕礼服侍的旅马华侨弟兄姐妹。
2017年,马大的中文基督徒团契下乡至峇东新村服务。当年,村长将一座废弃的旧民众会堂提供给我们用作图书馆。然而,随着计划的推进,村长决定拆除旧民众会堂来重建。但新会堂的设计图出来时,村长发现新会堂的规模比原先的要小,又决定不拆除旧会堂,而改在其旁边增建新会堂。从此,村里便有了三座民众会堂。
后来,凤幼姐妹成为美佳堂的执事,建议在峇东新村举办“小小梦想”活动。活动反响热烈,于是我们顺势在旧民众会堂开展主日学和少年团契。
第一次义卖活动
挑战与转机
疫情期间(2020-2023年),主日学和少年团契暂停,许多少年在成长后也流失了。2024年,美佳堂决定成立少年中心,村长同意将五巷A巴刹前的第二间民众会堂借给我们使用。经过小规模装修,少年中心于2024年8月31日正式开幕。
在这十年的服事历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上帝的预备与供应。无论是场地、老师、服事的信心与胆量,还是个人智慧的匮乏,我都经历了上帝丰盛的赐福。更令人感动的是,村民遇到困难也会向我们求助。曾有一位潘公公,过去对基督徒充满敌意,曾拿扫把赶走基督徒的岳母。然而,后来他中风,行动不便,甚至亲自到我家附近的咖啡店求助,要求我帮他去诊所拿药。疫情期间,还有一位妇女来求助,希望我帮她网购耳塞和播音器,因为她不懂如何操作网购。学校的老师们也发现,我们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改善了他们的学习困难、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村里的几位妇女也反映,主日学的孩子们比其他孩子更懂事、更乖巧。
这一切的成就,归功于上帝的恩典,所有荣耀归于祂!
美佳堂主理牧师:刘家盛牧师分享信息。
开幕礼结束后,旅马华侨弟兄姐妹到新村的住家探访。
游戏站3:足球踢进球网
峇东新村——爱让孩子飞翔,让我找回梦想
文:虞静
2024年8月31日,不仅是马来西亚独立67周年的国庆日,对我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在这天,我第一次跟随秋霞姐参加教会的外出服侍。从报名起,我是带着感恩和奉献的心加入的。但是在过程中,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和美佳堂的兄弟姐妹们让我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今天活动的主题是“爱让峇东新村的孩子飞翔”,所以今天接触的人群主要是孩子。孩子们合唱的一首《我们爱(让世界不一样)》,歌曲的第一句是这样唱的“你和我,是天父爱的创造,每个人,有最美的梦想”。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在悄无声息逐渐长大的岁月中丢失了理想,遗失了梦想,对生活的盼望都围绕在我想要赚更多的钱,我想要孩子变得更优秀,我想变得更幸福......然而我们现在想的这一切,却都不是我们年少时最初的梦想。
活动中,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十岁小女孩让我印象深刻。午饭结束后,她独自一人坐在旁边。我在游戏过程中和她接触过,当时是秋霞姐牵着她来到我们小组参加游戏。女孩身穿一件绿色T恤,衣服的背后是五个黄色的醒目大字 “圣灵的大能” 。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她听到钢琴的声音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问她有没有弹过琴,她说从来没有,但是她梦想有一天她能听到自己弹出的声音。于是我牵她走向钢琴那边,女孩的手指用力的在钢琴上按下,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一旁的亚娜姐妹轻轻拿起女孩的小手,和她一起弹奏起《小星星》。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弹奏,那一刻,女孩在爱的包围中完成了她无数梦想中的其中一个。我们一起聊天,聊她的朋友,她的爱好,她的学习还有她的家人,她很开朗也很健谈还有点可爱。我没有问她是不是天生失明,但另外一位姐妹告诉我她最大的梦想是想要看得见。在常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一件事却是女孩最大的梦想。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呢?
回程的路上,同行的海玲姐也因为活动深有感触,跟我聊起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其他行业,婚后在婆婆的鼓励下,她重拾童年的梦想成就了现在的自己。突然间我想到了,我少年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那时候,我喜欢读作文书和各种杂志报纸,我写的作文曾被当作范文在年级宣读,我也曾悄悄写过几篇小作文请老师批改后投稿,虽然石沉大海但我仍记得第一篇文章叫《童年拾趣》。海玲姐鼓励我重新提笔,于是便有了今天这篇文章的诞生,我知道尽管我的文笔并不犀利,情节不会跌宕起伏,辞藻也不华丽,但我坚信,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以弗所书 3:20)。
爱,让世界不一样
文:刘海玲
2024年8月31日,是马来西亚国庆日,这一天也是美佳峇东少年中心成立的日子。很感恩我能有机会参与到服侍中,我从事拍摄纪录片和摄影的工作,让我能有机会站在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峇东新村距离吉隆坡大概有两个小时的路程。那天早上七点半,我们在美佳堂教会门口集合,我们教会的领袖祖国大哥做我们的Grab司机,负责接送每个人,真的让人很感动。还有教会执事新煜和秋霞夫妇,每个月都会来这里举办主日学的工作。这也让我们见证了圣经书中的经文《马太福音》20:26-28:“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做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做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做多人的赎价。”这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伟大,在于谦卑和为他人服务。
在峇东新村,世代相传的风俗深植于每个家庭,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神明,村里甚至还有几座庙宇,供奉着村民世代敬拜的神灵。这里仿佛是一片冻土,信仰的根深深扎在每个人的心中,难以撼动。然而,几年前美佳堂的事工带着福音来到这个村庄。他们没有急于改变什么,而是耐心的融入村民的生活,用温柔的心灵和不懈的爱开辟了一条新路。经过几年的耕耘,村里终于成立了少年中心,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聚集在这里,学习主日学,聆听耶稣的故事。并得到了村长和家长们的支持和信任。
这个少年中心不仅是孩子们的乐园,更是信仰的种子播撒之地。事工们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的每一颗种子,都需要经过寒冷、酷暑、干旱的考验,才能最终破土而出。虽然道路艰难,但是我们相信这份爱会结出丰盛的果实。
在开幕式典礼那一天,新煜执事讲的那个小故事让我很难忘。他说从前,一个小男孩到寺院去做学徒,师傅每天都要让他去挑水。然而,给他的桶满是漏洞。孩子费了好大劲才打满水,可走到门口时,水却漏得所剩无几。沮丧的他向师傅抱怨,师傅微笑着问到“你仔细看过你打水走过的路,发生什么变化了吗?”孩子回头望去,发现自己走过的路旁,原本干枯的草变得郁郁葱葱。此时,他恍然大悟。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的努力,即使看似毫无成果,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孩子挑水时,虽然水在沿途中漏掉了很多,但他的每一步都滋养了沿途的草木。
我们在人生中许多的付出和辛劳,尽管未必立刻看到回报,但它们的价值往往体现在那些我们未曾注意到的、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即使看似毫无成果,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已经产生了。就像美佳堂教会在峇东新村的事工,虽然很不容易,历经几年,同工们没有因着眼前的失落而轻易放弃,因为真正的影响和收获有时是隐而未现的,就像那颗希望的种子已经深埋在孩子们的心中了,我们知道那颗种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的笑脸,夜晚闭上眼睛时,这些笑容依然清晰浮现在眼前,深深刻印在心底,如同无法消退的画面,久久萦绕。我们因着爱,让世界变得不一样。
马来国庆日,旅马华侨们一起来新村服侍;刘海玲(前排左二)
2024年12月21日
峇东新村圣诞庆典 ——美佳本地布道事工
文:贾影
唯一THE ONE 圣诞庆典
美佳堂主理刘家盛牧师、本地布道委员团、大专团契、旅马华侨姐妹们一起服侍村民;很强大的团队,也多才多艺!
美佳乐龄弟兄姐妹提前探访关心村民,邀请村民来圣诞庆典;探访结束后与我们共进晚餐,他们的服事态度是我们的榜样。
大约100位大人小孩出席圣诞庆典
2024年12月21日冬至这一天是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峇东新村“唯一 ”(THE ONE)”圣诞庆典的日子。
我们美佳堂几位弟兄姐妹和大约20多位大专团契学生驾车3点多抵达新村。我们带来一些爱心捐赠的衣物和文具,希望把上帝的关爱带给有需要的孩子。大家共同布置圣诞装饰,共享美食,带领孩子做游戏,给表演节目的小孩子们化妆。然后,7点主持人开幕,孩子们和中老年人献诗,温馨又感动。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那幅喜乐和谐的画面久久停留在脑海里。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真心祝福这片土地的村民被主爱浇灌,拥有真平安和生命永恒的盼望。
结语:陈秋霞
我曾在2024年11月30日教导主日学后,探访了陈玉兰阿姨与家人。她终于可以走出家门参与圣诞庆典了。其实,她已经好久好久没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人事物了。这一生最蒙福的事是认识耶稣、接受耶稣为救主,你收到这份礼物了吗?阿姨已经收到了!恭喜她!
关心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是一件美事!让我们一起创造一桩又一桩的美事,好吗?
注意:如果你有感动参与峇东主日学或少年团契的服侍(每个星期六),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我们的负责同工会联系你,谢谢!